破烂又密密麻麻的楼房灯火辉煌,街道堆积着碎石和垃圾,远处一辆斑驳的老式轿车——这是已在香港“消逝”的九龙城寨几十年前的时光定格;
孩童提着锅碗,排队从大桶中接过一勺粥——这是香港在1950年代战后时期的民生百态;
一位穿裙装的女警在执勤,背景是香港宽阔的大马路,几辆老爷车驶过,也有赤膊的男子骑着自行车回眸——这是六十年前香港女警的工作日常……
用黑白相机记录的年代街角、用素描绘出的香港风土建筑、用乐高拼图拼出的唐楼巷陌、用图文描绘的变化中的九龙海岸线、用口述及文字记录的东方之珠往昔故事……。刚刚结束的2015年书展,又一次掀起了“怀旧”的热潮。
“集体回忆”在近几年的香港是一个曝光的“高频”词汇。人们重温着漫画、音乐或者寻觅街头地道的小食,分享着“共同承载的回忆”。此时,在盛夏的中环海滨,还有一个在1949年开业、1997年结业的“荔园游乐场”正短暂的“归来”,临时的园区搭建出昔日港人记忆中游乐场里的娱乐设施,“重现港人的集体回忆”。
实际上,“怀旧”——或是“香港主题”的刊物在近两年已大量出现。
在2014年的香港书展上,商务印书馆、中华书局、三联书店等香港知名出版商分别推出了逾10种以香港为主题的书籍,包括由香港考古学家陈公哲在1938年撰写的、被誉为“香港旅游书鼻祖”的《香港指南》近八十年后原版复印。
此外,还有介绍香港游泳史的故事;讲述1899年英国人接管新界时,因乡民反抗而触发的战争历史;也有1950至1980年代的荷里活道警察宿舍的家庭回忆;有1946年至2011年香港建筑从战后的重建至今的历程,细数公共屋村、市政大厦等香港建筑传奇;有香港电车110年、巴士90年、铁路100年、海上交通170年的时代故事……
为何香港开始“怀旧”?
“我想是因为这座城市发展得很快,在1950年代成长的一批人,到现在已经慢慢变成老人家,到了喜欢回忆曾经的时候。”香港历史博物馆前总馆长、香港历史学者丁新豹对中新社记者说。
香港知名摄影师钟文略之子钟易理,在书展期间替年岁已高的父亲,与读者分享了在1950年代至1970年代拍摄的香港街角小人物照片。
排队领食物、破烂平民区边代写书信的小摊、用一脸盆的水给一家三兄妹洗澡等瞬间的定格,勾画出了年过六旬的钟易理的童年,也拍出了像他一样的普通家庭在战后与香港一同经历过的艰辛历程。台下同龄的读者和年轻读者都兴致勃勃。
“现在的确有年轻人也陷入了怀旧中,因为他们没有经历过。其实过去也是有好的也有不好的,但年轻人容易把过往浪漫化,觉得以前什么事都好,现在什么事都不好。”丁新豹说,现时的香港的确有一股本土文化的热潮,也出现了很多相应的文化产物。“我希望这些书籍让大家对香港的过去有一个比较全面的认识,社会都是慢慢发展的。”
“香港的故事与周围一直都有关系。当年的香港人有多少能说广府话不带一点乡音?”香港“80后”学者李峻嵘在《足球王国:战后初期的香港足球》一书中,以当年香港的社会形势为切入点,重塑战后20年香港足球运动。在他看来,“如果怀旧,应该看到当年社会的包容与多元。在讨论香港历史时,应该看到各式各样的人为香港的奋斗。本土精神更应该崇尚包容,而现在的社会欠缺的是接纳。”
李峻嵘对中新社记者表示,自己研究香港历史,“是要呈现出香港在很长一段时间以来都是多元社会这个现实。”这位大学讲师说,希望怀旧能让更多香港人知道,“自己的根不是像很多人理解的那样单一、排他。”
曾经研究过“战前香港的外籍族群”的丁新豹说,当年少数族群对香港的贡献很大,而社会对少数族群也很包容,“以前的香港胸襟很广。但假如我们现在对自己中国人都不包容的话,是说不过去的。”
有着类似思考的,还有今年香港书展年度作家李欧梵。“香港文化在变迁,这座城市也开始有自己的个性。”这位定居香港十余年的学者评价说,“我一直告诉年轻人,我的立场是你可以有自己的意见,可以有自己的理想,但不能闭关自守。香港多元文化少了,为什么?需要大家思考和反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