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 > 正文

警惕个人事项报告“短斤少两”!

2016-02-26 15:42:51 来源:

新年伊始,各单位的领导干部个人有关事项报告集中填报。接受采访的领导干部普遍认为,今年的个人事项报告堪称“史上最严”。以前的表格只有几行很简略,现在有10页,范围广、要求细,哪些要填、哪些不填都说得很清楚。(央广网2月23日)

近几年来,每临岁末年初,各级领导干部都要填写一份特别的材料——领导干部个人有关事项报告。尽管这个制度已实行多年,但实际效果并不明显。究其原因,核查缺位、问责乏力当属重要因素。现在有些领导干部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的时候,愿意报就报,不愿意报就不报,不仅内容打了折扣,还出现了虚假信息或缺斤少两的信息。

官员向组织如实申报包括个人及家庭财产在内的个人有关事项制度,曾因被民众喻为反腐“杀手锏”而备受期待。但“杀手锏”是否能真正发挥警示和震慑效力,关键还在于报告内容的真实可信。这种真实性要求不仅考验着官员对组织的忠诚,更在一定程度上透视其廉洁自律的底气。而对报告真实性的评估,则需要各级组织的认真核查与落实。

诚信,既是立人之本、齐家之道、交友之基,更是为官之要、为政之法。如果一位官员连跟组织说实话的勇气和胆量都没有,又何谈其对党忠诚、为民尽心、为官尽责,甚至连为人处世都成问题。正所谓“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从这个意义上解读,失却诚信底线,就应该被视为失去为官资格,将不诚信的官员削职罢官,当属依规治党、从严治吏的应有之义。

失信与失德如相伴而生的孪生兄弟。没有诚信作底的官员,就不会有遵规守矩的敬畏与自觉,更难有抑制贪欲和抵挡诱惑的意志和清廉。无信而贪,有贪更不敢直言,便是失信与失德双双沦陷的根源。不过,对于有劣迹的官员而言,虚假的报告未必就是隐瞒丑行的遮羞布,反而却常常成为东窗事发的导火索。李玉清夫妇其他违规违纪行为被查,或与其申报不实的报告不无关联。这也许印证了中纪委有关领导的一番话:看看报告得实不实,查出来的问题和报告的情况能否反映问题线索。我们主要是通过这些方式方法,努力地把“老虎”和“苍蝇”找出来。

笔者认为,真正让个人事项报告制度落实到位,需要通过坚持不懈的“层层把关”,让个人有关事项在提拔、重用、调任、考核等每一个组织人事任用环节“设卡”,让如实报告成为每个公职人员绕不过去、躲不开的环节。只有让“逢提必核”成为常态,让这些有问题的干部真正认识到不实不真被查出来是或早或晚的事情,才能从根本上杜绝个别干部在个人事项报告问题上“耍小聪明”。层层把关本身就是一个强化制度重要意义的过程。如实填写的人,自然不怕查。那些弄虚作假、敷衍了事的人,在层层关卡面前必然过不了关。通过增加个人事项报告抽查的次数、频率和到位率,加强党员干部对这项制度重要性的认识,彻底打消个别人心里侥幸的“闯关”思想,才能让这项制度真正持之以恒、落地生根。(渴望)

相关阅读
网友评论
图说新闻
Copyright @ 2008-2017 www.xwgn.cn All Rights Reserved 会展中国 版权所有 联系网站:huizhan@sohu3.com